论日本动画业的空洞化
日期:2022-06-09

论日本动画业的空洞化

最近“动画化”越来越泛滥了,粗数了数一个季度有70多部动画同时放。据说日本政府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措施对动画产业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还颁布了个什么完全保障制度,保证动画不会半路夭折,折了也有赔偿。让投资人大胆地扔钱下去做动画。

本来就过着地狱般生活的日本本土动画师们估计又会出几个过劳死。倒是国内国外的工作室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这样下去大有第二次动画风潮再来的趋势。

但说到底,那些动画创作者们景况如何呢。

新人的确不缺,总有年轻人被动画表面的风光吸引,落进没有回头路的死胡同。但究竟有多少日本年轻人能坚持下来呢。

众所周知日本动画工作室多落户东京,因为那里是材料的集散地,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费用。

东京一个月没15万日圆收入就过不上象样的日子。一个新人能有多少收入呢,运气好的话可以有个5、6万吧。连续熬夜是家常便饭,基本工资为零,没有任何生活保证,一旦弄坏身体这辈子就完了。

再看看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元老不死系呢,除非混到有实力的工作室做原创作品,否则就算再画10年也只能做到勉强饿不死。不过现在的动画有几部会采用原创案?那么多现成的漫画、游戏、小说和充实的市场数据,不用白不用。

说干动画这行是闯地狱一点没错,能逃出升天的只有几个极有才华的幸运儿。说现在的日本动画界几乎是靠这些“成佛”的家伙支撑着都不为过。一部动画除核心成员的工作外几乎都可以用机械运动来形容。

说到机械,这里倒是有个既好又不好的消息,小日本已经研究出可以代为画出中间稿的动画制作软件。说它好,是因为效率的提高使观众能看到更多动画。说它不好,相信许多动画师都能理解吧。万幸,这玩意的实用性还不强。而且动画界里许多人把动画看成一门艺术,每个人画风上的细微特征靠现在的软件还无法完美继承。不过描描嘴型之类的工作,估计迟早得让给机器了。以此为生的各位要注意了哦。

动画是越来越多,可最近的动画出彩的似乎多在音乐方面(个人感觉),我虽不是什么音乐方面行家,但明显感觉许多动画配乐水准明显超过动画内容本身,甚至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就拿前段时间比较火的GUNDAM SEED来说吧,几首歌曲明显把表现手法略显幼稚的动画烘托到一个新高度(SEED扇子们别怒,毕竟是10岁向的动画)。相信有不少人被晓之车弄哭过吧,我也是其中之一,但回过头来仔细琢磨琢磨,到底是歌好还是动画感人呢。也许在这里说歌的作用超过动画有点难以让人信服,但让人如此意识到这首歌的重要性本身就是种异常了吧。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只不过以前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剧场版,最近更常见了而已。

其实说到底,音乐也好声优也好,都是动画的一部分。在这里把它们分开对待也许并不合适。这里只是想借日本动画配音和配乐的高水准突出动画本身内容的停滞不前。最近日本动画产业表面看来生机勃勃的景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底层动画制作者的非人待遇(万恶的资本主义啊)。动画制作中减少成本的大头还是在人工费上,日本动画产业的畸形结构注定它不可能大批量产生人才。一个季度播70部也好100部也好,真正值得一看的作品就这么几部,和以前差不到哪去。

总结一下:

1.大批作品动画化造成高级制作人员紧缺

高级制作人员从哪来,从底层磨练出来,问题是日本这样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对于动画师新人来说太高了。

2.底层动画师待遇依然得不到改善造成日本动画产业空洞化,变成必须依靠外包存活。

外包发的越多,日本本土动画师磨练的机会就越少,越出不了人才。再加上电脑软件在制作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

按照现在这种人才培养机制。不出20年,现在的高级人才退役后就会出现明显的青黄不接。届时韩国中国等国家如果能抓住机遇对自己国家大量熟练地动画师进行培养,再辅以规范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也许能在动画业上一口气追上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ad